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邰皓.高校绿色校园建设问题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1-2.
[2]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同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校园评价标准: CSUS/GBC 04-2013[S].上海: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2013:1.
[3] 杜鑫,郭立伟,龙雄军.大学生公寓噪声状况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华中建筑,2008,26(12):36-41.
[4] CALLERIA C,ROSSIB L,ASTOLFIA A,et al.Drawing the city with the ears: Urban spaces comprehension and design through auditory perception[J].Energy Procedia,2015,78:19-24.
[5] 欧达毅,麦卓明.管道内部扰流板流噪声分析方法综述[J].建筑科学,2014,30(4):115-120.
[6] 欧达毅.建筑窗体低频隔声性能综合分析[J].建筑科学,2013,29(12):6-10.
[7] 徐欢,欧达毅.福清市中小学教室声环境调查与评价[J].建筑科学,2016,32(4):77-86.
[8] 徐欢,欧达毅.教室声环境研究进展综述[J].建筑科学,2015,31(8):35-40.
[9] LEUSA M,HERSSENSB J.The soundscapes of antwerp: A study on the acoustic genius loci[J].Energy Procedia,2015,78:25-30.
[10] 闫海燕.西安地区高校学生公寓绿色声环境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14-85.
[11] 吴成,吴向阳,卢伟佳.深圳大学学生公寓环境噪声的主观评价[J].应用声学,2014,33(3):238-244.
[12] 师玮,孙殿超,张小龙,等.高校学生公寓绿色声环境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962-2965.
[13] 牛志睿,庞康,盖伟东,等.延安大学学生公寓环境噪声测量与评价[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1):84-87.
[14] 苏万庆.创新和成长导向下的大学校园声环境及建设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98-102.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18-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32-35,82-83.
[16] 毛富强.医学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71-72.
[17]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声学 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 第1部分基本参量与评价方法:GB/T 3222.1-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5-11.
[18] 惠二青,黄钰铃,王林伟,等.教学区声环境舒适度阈值探讨[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7,27(3):110-112.
[19] 贾继彦,李念平,潘尤贵.教室声环境的主观反应及烦恼度阈限值的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24(6):365-367.
[20] 吴成.高校学生公寓环境噪声及学生烦恼度阈限值的研究[D].深圳:深圳大学,2013:76-8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赵祥,梁爽.生态住宅的声环境设计对策[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4):614.[doi:10.11830/ISSN.1000-5013.2008.04.0614]
ZHAO Xiang,LIANG Shuang.Measures to Improve Acoustic Environment in Design of Ecological Residences[J].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8,29(4):614.[doi:10.11830/ISSN.1000-5013.2008.0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