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段炼.构筑形态的逻辑性与适应性: 实施传统木构筑之解析与当代思考[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6.
[2] 福州市建筑志编撰委员会.福州市建筑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73.
[3] 俞海洋.中国近代建筑的一面镜子: 福州近代建筑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19-41.
[4] 戴志坚.中国建筑民居丛书: 福建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78-180.
[5] 闫茂辉.开埠后福州借据地建筑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12:29-31.
[6] 刘刚.对民国建筑之时代精神、营造法式和批判传承的再认识[C]//江苏省博物馆学会.江苏博物馆群体内部的交流与合作: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5.
[7] 黄婧琳,毛健源.福州双杭近代商业街区典型建筑类型及其建筑特色分析[J].华中建筑,2012,30(2):152-155.
[8] 郑君彧,朱永春.福州近代传统建筑形态的变异[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5):628-632.
[9] 郑瑜,朱永春.福州近代居住建筑典型类型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5):721-725.
[10] 朱永春,陈杰.福州近代工业建筑概略[J].建筑学报,2011(增刊1):72-75.
[11] 邱守廉.福州古民居建筑断代分析[J].福建文博,2010(2):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