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oa 坏死性凋亡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01 坏死性凋亡是一种受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通常由死亡受体与肿瘤坏死因子结合引发,或病毒感染引发。与细胞凋亡不同,坏死性凋亡的特征是细胞肿胀、膜破裂,以及细胞质内容物的释放,这些过程会引发炎症反应和周围组织损伤。综述了坏死性凋亡的发现历程及其分子机制,重点探讨了TNF-α信号通路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复合体的形成。同时,强调了活性氧在RIPK1介导的坏死性凋亡中的核心作用,并阐述了坏死性凋亡在宿主抗病毒防御中的关键角色。研究进展为坏死性凋亡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2025年05月20 00:00 2025年第3期 241 247 900830 佟雷, 吴梅, 刘卓晟 装载机工作装置运动仿真及其关键零件校核方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02 针对LG950-1型装载机的工作装置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并研究工作装置摇臂的强度校核方法。使用ADAMS软件建立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虚拟样机模型,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的一个工作循环进行运动仿真,获得工作装置的运动情况数据,并提取工作装置摇臂的受力情况数据。使用ANSYS软件对工作装置摇臂进行结构强度分析,验证摇臂的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表明:LG950-1型装载机的摇臂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025年05月20 00:00 2025年第3期 248 254 2238170 吕永翔<sup>1</sup>, 林博<sup>2</sup>, 姜峰<sup>1,3</sup>, 谭援强<sup>1,3</sup>, 王福增<sup>1,3</sup>, 马蓉<sup>2</sup>, 周麟木<sup>2</sup>, 刘家文<sup>2</sup> 改进YOLOv8n模型的火灾场景火焰检测方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03 针对火灾复杂烟尘环境导致火焰检测准确性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n模型的高效精准火焰检测方法。首先,选取多种火灾场景图像作为数据集原始图像,同时增加随机椒盐等噪声模拟烟尘环境;其次,在模型的网络框架前端嵌入中值滤波模块,旨在提升烟尘环境下网络对干扰噪声的理解能力;最后,利用Ghost卷积模块,设计不同层级的跨层连接网络,在减少参数量的同时,优化了网络的泛化能力,实现了在噪声干扰的火灾场景下实时高精的火焰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8n模型具有更优异的实时性和检测准确性。 2025年05月20 00:00 2025年第3期 255 263 2985851 乐其河<sup>1,2 </sup>, 陈炜<sup>1</sup>, 郑祥盘<sup>1</sup>, 许亦镜<sup>1</sup>, 林立霖<sup>1</sup> 基坑开挖引起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与地表沉降数值模拟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04 为准确分析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与地表沉降规律,利用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基坑开挖变形进行系统研究。建立基坑开挖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修正剑桥本构模型,计算基坑开挖引起的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与坑外地表沉降。同时,引入Pasternak双参数模型,推导挠曲微分方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以及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的合理性。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等对水平位移与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地下连续墙厚度、地下连续墙弹性模量、钢支撑直径能够有效减小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与地表沉降;基坑变形具有显著的空间效应,具体表现为距离坑角20 m内,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与地表沉降随着离坑角距离的增大而增大,20~100 m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与地表沉降保持不变。 2025年05月20 00:00 2025年第3期 264 271 2952512 李坤鹏<sup>1</sup>, 陈士海<sup>1</sup>, 叶刚楠<sup>2</sup>, 陈韦羽<sup>3</sup>, 陈建福<sup>4</sup> 温度作用下高精电子厂房开洞华夫板的力学性能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05 为分析不设置伸缩缝的开洞华夫板受温度影响下楼板的应力及裂缝响应,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开洞华夫板进行仿真模拟,对比工程实际,得到该类楼板在不同尺寸及温度变化下的应力、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在日常温度变化下,核心区楼板均不超过计算应力限值,位移最大与应力集中主要出现在板柱节点处;随着混凝土强度上升,同温差下整体应力无明显变化,增量不大于2%,但楼板厚度的增加会导致应力突变及变形趋势的改变;考虑对跨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楼板进行分块施工,合理控制板块间的温差为15~30 ℃,有利于整体浇筑后楼板的应力均匀分布。 2025年05月20 00:00 2025年第3期 272 282 6048374 杨超祺<sup>1</sup>, 陈连健<sup>2</sup>, 方四宝<sup>2</sup>, 向勇<sup>2</sup>, 李海锋<sup>1</sup> MEI1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06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减数分裂双链断裂形成蛋白1(MEI1)基因在宫颈癌(CCA)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评估其表达与CCA患者的预后和免疫浸润相关性。通过GEPIA及HPA数据库分析MEI1基因在CCA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Timer数据库分析MEI1基因与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的关系,通过String数据库对MEI1的相互作用蛋白网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上,与正常组织相比,MEI1在CCA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MEI1基因的高表达水平与CCA患者预后呈正相关,MEI1基因的表达越高,预后越好;MEI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CD4细胞和CD8细胞的免疫浸润水平均呈正相关,MEI1可能通过与NEDD8、MORC1、MEI4、REC114、SPO11、C11orf80、HORMAD1、CCDC36、ANKRD31、SYCE1等蛋白的相互作用调控CCA的发生发展。 2025年05月20 00:00 2025年第3期 283 287 2627814 成志云, 谭泳仪, 白如玉, 刁勇 虾青素微囊粉的制备与质量评价及其初步药代动力学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07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虾青素微囊粉(Asta-MCs),对Asta-MCs的外观、粒径、质量分数、含水量、溶解度、包封率、载药量和休止角等指标进行质量评价,并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Asta-MCs为橙红色粉末,理化性能良好;自制Asta-MCs的半衰期为(15.523±3.079)h,平均滞留时间为(17.787±0.108)h,达峰质量浓度为(1.191±0.060)μg·mL<sup>-1</sup>,达峰时间为8 h,血药质量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sub>0~t</sub>)为(26.874±2.198)μg·h·mL<sup>-1</sup>,相对生物利用度达到182.32%;相较于雨生红球藻油和市售Asta-MCs,自制Asta-MCs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有显著提升。 2025年05月20 00:00 2025年第3期 288 295 1381366 许晓英<sup>1</sup>, 虞文熙<sup>1</sup>, 孙源培<sup>1</sup>, 王之<sup>2</sup>, 王立强<sup>1</sup>, 侯志勇<sup>1,3</sup> 密钥驱动下多语义维度结构化成绩表生成式隐写方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08 针对教育结构化数据隐写中修改痕迹显著、多语义维度协同编码不足及安全可控性薄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密钥驱动与多字段协同生成的无载体隐写方法。该方法以结构化成绩表为隐写对象,融合姓氏、名字、性别、成绩等多语义维度信息,通过主密钥分层派生子密钥,实现高保真度的隐写成绩表生成与可控嵌入。实验结果表明:隐写生成的姓名符合自然命名规范,课程成绩分布特征与基础表高度一致,统计特性稳定且无系统性偏差。与传统方法相比,文中方法在不可感知性、数据保真度与隐蔽性方面更具优势,为教育数据隐写提供了一种兼顾容量与安全性的可靠方案。 2025年05月20 00:00 2025年第3期 296 307 5423277 卢璥<sup>1,2</sup>, 伏容<sup>1,2</sup>, 田晖<sup>1,2</sup> 基于改进图卷积网络和人体骨架的扶梯场景危险行为识别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09 为了使图神经网络从前后相邻帧中获取缺失的人体骨架信息,解决自动扶梯狭长环境的遮挡问题和相似人体骨架动作准确识别问题,提出一种注意力引导的多尺度层次边缘聚合时序图卷积网络(AMHGCN)。首先,对时序卷积网络加入不同扩张率的多尺度特征,延展出的7个分支可增强网络对时间域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在多尺度特征时序卷积网络后面加入层次边缘卷积,使局部特征向全局特征扩张;最后,在每个时空图卷积块中,加入空间通道注意力机制,强化网络对空间、通道信息的处理,使AMHGCN在分类过程中更加关注不同行为的细节特征,提高分类的准确率。在NTU RGB+D数据集和扶梯危险行为数据集上,对AMHGCN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相较于基线方法STGCN++,AMHGCN在NTU RGB+D数据集和扶梯危险行为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均有较大的提高。 2025年05月20 00:00 2025年第3期 308 318 2173771 何建海<sup>1</sup>, 郑力新<sup>1</sup>, 臧佳明<sup>1</sup>, 庄琼云<sup>2</sup>, 潘书万<sup>1</sup> 福建省大数据产业时空演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10 从企业主体视角出发,构建基于关键词的大数据产业相关企业识别方法,并基于企业数量和空间位置的演化特征,利用空间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福建省大数据产业时空演化特征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福建省大数据企业数量呈持续上升的趋势,2012-2016年期间呈现第1次爆发式增长,2017-2021年表现为第2次爆发式增长,其中大数据强相关企业增长率超过弱相关企业;在空间格局上,大数据产业聚集从以福州、厦门为“双核”,逐渐演化成“多点开花”的趋势,泉州作为福建省大数据产业第3大核心聚集区的趋势初现;福建省大数据产业空间聚集特性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全局莫兰指数从2008年的0.171增长到2021年的0.237,福州、“厦漳泉”都市圈的“虹吸效应”愈发明显;信息化人才基础、政府创新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对大数据产业发展具有显著驱动作用。 2025年05月20 00:00 2025年第3期 319 327 2377370 赵志远<sup>1,2,3</sup>, 魏汉铭<sup>1,2</sup>, 胡慧芳<sup>4</sup>, 吴升<sup>1,2,3</sup> 面向多义词例句语料生成的大模型微调指令自动化生成框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11 首先,构建包含主体描述集和指令示例列表的人工指令集,作为指令池的初始化输入;然后,将指令池中的指令输入大模型,生成多条机器指令与其对应的语料,并对生成的语料进行文本修正,以获取符合要求的多义词语料;最后,采用编辑距离算法进行机器指令去重,并使用谱聚类算法对候选机器指令进行聚类,从而实现机器指令的自动化生成。通过更新的指令池,实现多义词例句语料的迭代生成。结果表明:构建的多义词例句数据集及其对应的大模型机器指令集具有较好的语言多样性、内容多样性;文本构建的多义词例句数据集在例句长度、情感、词汇标准等级难度、主题等方面能满足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需求。 2025年05月20 00:00 2025年第3期 328 336 1087404 张子龙<sup>1</sup>, 胡渲郎<sup>1</sup>, 牛林峰<sup>1</sup>, 郝瑜鑫<sup>2</sup>, 王华珍<sup>1</sup> 位置感知及背景扫描下软件定义车联网无缝切换方案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12 针对车联网传统架构中集中式方案的信令冗余与分布式方案的IP重配置瓶颈,提出一种软件定义车联网无缝切换方案,融合了位置感知、多接口背景扫描与流表动态重定向技术。首先,分析传统集中式架构的缺陷,以及造成切换延迟过大的原因。然后,依托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的全局网络视图动态调度能力,通过预判式扫描优化目标基站选择效率。最后,结合车辆多网络接口的特点,将数据传输与背景扫描任务解耦,利用多链路负载均衡实现业务无中断迁移。结果表明:文中方案能有效减少切换时延,满足业务的服务质量(QoS)需求。 2025年05月20 00:00 2025年第3期 337 346 2386014 陈宏<sup>1</sup>, 周雅琴<sup>2</sup>, 蒋文贤<sup>2</sup> Gray-Scott模型的高阶紧致线性化差分格式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13 研究Dirichlet边界条件下的整数阶Gray-Scott方程。考虑将紧差分方法与算子分裂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高效求解Gray-Scott方程的数值格式。首先,基于算子分裂思想将原问题分解为线性部分与非线性部分;然后,线性子问题采用4阶紧致差分格式,非线性子问题采用Crank-Nicolson差分格式,并且利用Rubin-Graves线性化技术处理非线性项,建立线性求解格式,实现有效求解;最后,严格证明了格式的稳定性,给出其误差估计,并且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格式的有效性。 2025年05月20 00:00 2025年第3期 347 355 924859 张馨心, 陈心妍, 蔡耀雄 经典的Drinfel’d-Sokolov-Wilson方程的精确行波解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3014 采用 Riccati-展开法和F-展开法,得到了经典的Drinfel’d-Sokolov-Wilson(DSW)方程的各种形式的精确行波解。结果表明: F-展开法得到的解比Riccati-展开法得到的解更丰富。 2025年05月20 00:00 2025年第3期 356 360 875759 吴奇益, 温振庶, 王世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