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 河南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2] 做满常,渠滔,王放.中国民居建筑丛书: 河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 王军,靳亦冰,师立华.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建造技术: 窑洞[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4] 郑海,杨红霞.陕北地区新型农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评价与分析[J].建筑节能(中英文),2021,49(9):146-150,177.
[5] 李知昊,蒙慧玲.山西传统砖箍窑洞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研究[J].建筑节能(中英文),2022,50(11):58-62.
[6] 党雨田,庄惟敏,常强.黄土高原地区传统靠崖窑的立面空间研究[J].建筑学报,2020,21(增刊1):92-97.
[7] ELIZABETH L,ADAMS C.Alternative construction: Contemporary natural building methods[M].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2005.
[8] 孙跃杰,张芳芳.洛阳市靠山窑民居太阳能改造及后效评估[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21):3-4.
[9] 刘红莉.豫西窑居建筑室内物理环境测试分析及模拟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21.DOI:10.26976/d.2021.001807.
[10] 纪哲.榆林南部窑居建筑地域适应性及更新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DOI:10.27393/d.2021.000673.
[11] 毕昕,侯智松,麻永建,等.豫西地坑院民居建筑室内采光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J].建筑科学,2022,38(12):76-84.DOI:10.13614/j.11-1962/tu.2022.12.10.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采光测量方法: GB/T 5699-2017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 50033-201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环境通用规范: GB 55016-201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15] 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2009 ASHRAE handbook fundamentals: EN 1791-39[S].Atlanta: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2009.
[16] 毕昕,侯智松,陈伟莹,等.一种多点漫射可调节的导光通风管: 202220832595.7[P].2022-09-13.
[17] 李建颖.西安市高校体育馆夏季室内热环境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导光管采光系统技术规程: JGJ/T 374-2015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19] 吴新汶,王春苑,欧阳金龙.利用TracePro模拟分析导光管的传输效率[J].照明工程学报,2020,31(2):145-150.
[20] 罗涛,林若慈,王书晓.天然光导光系统分类及全年采光动态模拟[J].建筑科学,2007,119(6):4-8.
[21] 林国成.自然光导入照明系统[J].现代建筑电气,2013,4(2):30-36,41.DOI:10.16618/j.1674-8417.2013.02.009.
[22] MOHAMMED A,DAVID C.Tubular guidance systems for daylight: Achieved and predicted installation performances[J].Applied Energy,83(7):774-788.DOI:10.1016/j.2005.08.001.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T 50034-201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4] 王永祥,谢丽.南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经济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0(5):17-21.